1,哪些酒是用陶壇裝的呀我想買瓶好點的就給爺爺價格在100
黃酒一般都是用小壇子裝的,冬天可以加熱喝,里面加一些枸杞、話梅,對身體很不錯的。關鍵還得看你爺爺喜歡喝哪種香型的酒,還有一種瓦罐酒,可能價格不是特別貴的。
2,92年的宋酒瓦罐包裝的50500克值多少錢啊
應該是50元之間,價格具體多少也不好說,只給個大概價格,每個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進行搭配后再核算價格,這個里面的價格是浮動的,看地方而定。而且每個地方的價格都不相同,根據(jù)每個地域的人群和消費水平來看。
不明白啊 = =!
3,豐谷酒王多少錢一瓶
豐谷酒王分川內(nèi)川外,今年新疆區(qū)域紅色透明包裝價位在588元/瓶。
我是在新疆做豐谷酒的,豐谷酒王(紅色透明裝)去年商超統(tǒng)一零售價在690元/瓶,今天要下滑一些,畢竟高端酒不好做了,在580元/瓶左右,不過瓦罐裝的要便宜些,謝謝!
4,我想用兩個300斤的瓦罐裝600斤散裝白酒埋在地下窖藏不知道要怎
可以問酒店要些或者買些壇泥?;蛘咦约和谛S泥,水會開了,就糊在酒壇蓋外面。
濃香型白酒并不是時間越長越好,年份酒主要是指醬香型的高度酒,所以你要是放低度濃香灑就算了,20年會變質(zhì),放高度的還可以,但是意義不大,最好放醬香的,但是好一點的醬香酒要50元以上,成本有點高了。
瓦罐不好吧,最好是用壇子,那種口小的,比較好密封,用泥巴
去大酒廠,購買原漿酒,65度以上,一斤20元以上(越貴越好)。他們會告訴你貯存方法的。
5,豐谷酒王價格
豐谷酒王?喝的就是廣告費。豐谷才建廠多少年?我告訴大家最簡單的:一個酒廠,看他有多少窖池,比如說:一個生產(chǎn)濃香型酒的酒廠有100個窖池,每個窖池裝12甄,那么他每年的原酒產(chǎn)量就是380—400噸。
一般標價 是580左右 市場價格360到450
你好,豐谷酒王價格為528元,請予以采納,謝謝 名稱:豐谷酒王 規(guī)格:48%478MLX6盒 單價:528元
豐谷酒王—瓦罐,產(chǎn)品單價:328元 豐谷酒王--紅瓶 產(chǎn)品單價:458元
6,包裝材料有哪幾種
包裝材料包括金屬、塑料、玻璃、陶瓷、紙、竹本、野生蘑類、天然纖維、化學纖維、復合材料等主要包裝材料,又包括涂料、粘合劑、捆扎帶、裝潢、印刷材料等輔助材料
☆★☆★☆★☆★☆★☆★☆★☆★☆★☆★☆★☆★白酒的瓶子大多數(shù)是玻璃的,也有陶瓷的,紫砂的,瓦罐的,也有塑料瓶裝及塑料袋裝等白酒的包裝絢麗多彩主要以下幾項:色彩——多色多用 酒器——古為今用瓶型——洋為中用色彩——多色多用 色彩是包裝中最強的元素,它傳遞著包裝情感。傳統(tǒng)的白酒包裝以紅、黃、金為主色調(diào),現(xiàn)難以形成視覺沖擊力了,根本無法在消費者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如今在眾多白酒包裝中,“洋河”、“活之釀”等這樣的白酒品牌,其獨特的包裝色彩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洋河的藍色經(jīng)典以藍色為主,這款包裝充分體現(xiàn)了“洋河”酒回歸大海的文化訴求,與“洋河藍色經(jīng)典”的品牌完美地結(jié)合。與洋河一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活之釀”,該包裝嫩綠底色上配一個流動的“活”字,準確再現(xiàn)了“活之釀”的綠色文化這個核心,形成了極強的產(chǎn)品外在特性,與“活之釀”品牌的內(nèi)在核心呼應得恰到好處。 個性的色彩定位正成為大家共同選擇的創(chuàng)新點,借色彩的視覺沖擊力突破白酒包裝的,有激情四射的大紅色,成熟穩(wěn)重的深褐色,還有米色、白色、黑色等等。 酒器——古為今用 酒器的歷史幾乎像酒一樣源遠流長,我國古代的酒器是琳瑯滿目,五花八門,酒器的造型更是千姿百態(tài)、變化萬千。 青銅器就以它精湛的工藝、種類的多樣及生動活潑、栩栩如生的造型當之無愧的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尊貴與威嚴的象征。 國酒茅臺正是巧用了青銅制品的威嚴和凝重以及尊貴的藝術特點,推出了用青銅制品包裝的高端白酒,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這款包裝充分反映出了茅臺酒深厚的文化底蘊,完美地詮釋了茅臺作為國酒不可復制的特性。把青銅文化與國酒文化結(jié)合在一起,是兩種不同背景文化的聯(lián)姻,是中華文化的高度凝練,不僅弘揚了青銅文化,也提升了國酒文化。設計者高超的藝術造詣和豐富的藝術想像力,不但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也把茅臺國酒的至尊地位推向了極至。 在眾多的酒器中,除了青銅器,還有陶器,漆器,玉器,瓷器及水晶制品的酒器等等,古為今用的酒器包裝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是不失拓寬設計白酒包裝思路的一種選擇。 瓶型——洋為中用 現(xiàn)有的白酒瓶型真可謂林林總總、花樣繁多,拋開傳統(tǒng)的瓶型暫且不談,我們發(fā)現(xiàn)了幾款有代表性的瓶型,如:紫砂人型瓶——店小二,笑容滿面、憨態(tài)可掬,給人以憨直老實、誠懇真實之感,最直觀地體現(xiàn)了“店小二”的文化定位和市場定位;水晶瓶型的五糧液熊貓酒,以水晶的晶瑩剔透、五糧液的高貴與熊貓的珍稀相結(jié)合,真所謂“物以稀為貴”。但要實現(xiàn)瓶型與文化、與產(chǎn)品核心、與個性的高度統(tǒng)一,僅僅立足于“中國”是遠遠不夠的,而應將視野放得更寬、更遠。 洋酒的瓶型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同并加以推崇,包裝界、時尚界一直關注的國外的香水瓶型,其創(chuàng)新、變化速度之快、之新、之經(jīng)典,令人嘆為觀止,我們可否借外國的跨行業(yè)的包裝瓶?借鑒一下國外香水瓶型的一些特點,推出幾款新的包裝。包裝設計者只有探索不同的創(chuàng)新之路,才是出路。 其實,產(chǎn)品和包裝相匹配才是關鍵。只有實實在在的給產(chǎn)品定位、給包裝定位,走出酒質(zhì)與包裝不相匹配的非理性怪圈,白酒品牌的生存空間才會更廣闊。水井坊的成功,與它合理的產(chǎn)品和包裝定位是分不開的,上乘的酒質(zhì),精美的包裝,考究的包裝用料,結(jié)合“天下第一酒坊”的文化挖掘,每一個細微之處,都顯示出高檔白酒的風范,讓消費者真正感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體現(xiàn)了物質(zhì)消費與精神消費的完美結(jié)合、高度統(tǒng)一?!睢铩睢铩睢铩睢铩睢铩睢铩睢铩睢铩睢铩睢铩睢铩睢?/div>
7,佛跳墻怎么燒的啊
佛跳墻
主料: 魚翅(干) 50克 鮑魚 500克 野雞 600克 雞 1200克
配料: 干貝 60克 火腿 75克 竹筍 40克 山藥(干) 150克 枸杞子 40克
調(diào)料: 大蔥 15克 料酒 15克 白砂糖 30克 醬油 40克 胡椒粉 2克 各適量
制作方法
1. 魚翅先用大火煮1/2小時后取出,放進冷水里沖洗,隔天再撈起,續(xù)煮1/2小時,而后再沖洗,連續(xù)6天的煮和洗,最后再剝掉表層的糙面。
2. 鮑魚用小火煮5天后取出,保留湯汁。
3. 魚翅加上本雞、鮑魚和湯汁,一起煮8小時。
4. 竹筍泡水1小時后,洗凈切段;干貝加等量的水蒸1/2小時;山雞切片后炸成金黃色;火腿和蔥、酒、糖蒸2小時。
5. 將枸杞、淮山藥先擺進甕里,續(xù)放進山雞肉、火腿、干貝、鮑魚、竹筍和魚翅,最后放進高湯和醬油、白胡椒粉,再燉8小時,即可出食用。
佛跳墻是閩菜之首,非常有名。相傳源于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兩百年的歷史。
此菜以十八種主料,十二種輔料制作而成。
主料有:雞肉、鴨肉、鮑魚、鴨掌、魚翅、海參、干貝、魚肚、水魚肉、蝦肉、枸杞、桂圓、香菇、筍尖、竹蟶等等。
輔料有:蠔油、鹽、冰塘、加飯酒、姜、蔥、老抽、生油、上湯等。
三十多種原料分別加工調(diào)制后,分層裝進紹興酒壇中。
壇中有紹興名酒與料調(diào)合,先以荷葉封口(儲香保味),而后加蓋。
用質(zhì)純無煙的炭火(旺火)燒沸后再用微火煨五、六個小時而成。
自制“佛跳墻”
配料:
水發(fā)魚翅500克、凈鴨肫6個、水發(fā)刺參250克,鴿蛋12個、凈肥母雞1只、
水發(fā)花冬菇200克、水發(fā)豬蹄筋250克 、豬肥膘肉95克、大個豬肚1個、
姜片75克、羊肘500克、蔥段95克、凈火腿腱肉150克、桂皮10克、
炊發(fā)干貝125克、 紹酒2500克、 味精10克、 水發(fā)魚唇250克、 冰糖75克魴肚125克、上等醬油75克、金錢鮑1000克、豬骨湯1000克、 豬蹄尖1000克、 熟豬油1000克、凈鴨1只。
制作步驟:
1.將水發(fā)魚翅去沙,剔整排在竹箅上,放進沸水鍋中加蔥段30克、姜片15克、紹酒100克煮10分鐘,支其腥味取出,揀去蔥、姜,汁不用,將箅拿出放進碗里,魚翅上擺放豬肥膘肉,加紹酒50克,上籠屜用旺火蒸2小時取出,揀去肥膘肉,潷去蒸汁。
2.魚唇切成長2厘米、寬4.5厘米的塊,放進沸水鍋中,加蔥段30克、紹酒100克、姜片15克煮10分鐘去腥撈出,揀去蔥、姜。
3.金錢鮑放進籠屜,用旺火蒸取爛取出,洗凈后每個片成兩片,剞上十字花刀,盛入小盆,加骨湯250克、紹酒15克,放進籠屜旺火蒸30分鐘取出,潷去蒸汁。鴿蛋煮熟,去殼。
4.雞、鴨分別剁去頭、頸、腳。豬蹄尖剔殼,拔凈毛,洗凈。羊肘刮洗干凈。以上四料各切12塊,與凈鴨肫一并下沸水鍋氽一下,去掉血水撈起。豬肚里外翻洗干凈,用沸水氽兩次,去掉濁味后,切成12塊,下鍋中,加同有湯250克燒沸,加紹酒85克氽一下?lián)破穑瑴共挥谩?
5.將水發(fā)刺參洗凈,每只切為兩片。水發(fā)豬蹄筋洗凈,切成2寸長的段。凈火腿腱肉加清水150克,上籠屜用旺火蒸30分鐘取出,潷去蒸汁,切成厚約1厘米的片。冬筍放沸水鍋中氽熟撈出,每條直切成四塊,用力輕輕拍扁。鍋置旺火上,熟豬油放鍋中燒至七成熱時,將鴿蛋、冬筍塊下鍋炸約2分鐘撈起。隨后,將魚高魚肚下鍋,炸至手可折斷時,倒進漏勺瀝去油,然后放入清水中浸透取出,切成長4.5厘米、寬2.5厘米的塊。
6.鍋中留余油50克,用旺火燒至七成熱時,將蔥段35克、姜片45克下鍋炒出香味后,放入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豬肚塊炒幾下,加入醬油75克、味精10克、冰糖75克、紹酒2150克、骨湯500克、桂皮,加蓋煮20分鐘后,揀去蔥、姜、桂皮,起鍋撈出各料盛于盆,湯汁待用。
7.取一個紹興酒壇洗凈,加入清水500克,放在微火上燒熱,倒凈壇中水,壇底放一個小竹箅,先將煮過的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豬肚塊及花冬菇、冬筍塊放入,再把魚翅、火腿片、干貝、鮑魚片用紗布包成長方形,擺在雞、鴨等料上,然后倒入煮雞、鴨等料的湯汁,用荷葉在壇口上封蓋著,并倒扣壓上一只小碗。裝好后,將酒壇置于木炭爐上,用小火煨2小時后啟蓋,速將刺參、蹄筋、魚唇、魚高肚放入壇內(nèi),即刻封好壇口,再煨一小時取出,上菜時,將壇口菜胡倒在大盆內(nèi),紗布包打開,鴿蛋放在最上面。同時,跟上蓑衣蘿卜一碟、火腿拌豆芽一碟、冬菇炒豆苗一碟、油辣芥一碟以及銀絲卷、芝麻燒餅佐食。
注意事項:
1. 泡發(fā)干貝:將干貝洗凈,裝入碗內(nèi),加少許高湯和蔥、姜,放入籠屜蒸爛即可。
2. 花冬菇:即可末春初所產(chǎn)的香菇,面有菊花紋。
3. 最后各種原料放入壇內(nèi),一定要上小火煨制,不可急燥,否則達不到效果。
●洗凈魚翅整齊排在竹箅上,與蔥段、姜片、紹酒,上籠屜用旺火蒸2小時取出,潷去蒸汁。
●魚唇切成塊,與蔥段、紹酒、姜片一并下沸水鍋,煮10分鐘去腥味撈出,揀去蔥、姜。
●將金錢鮑上籠屜用旺火蒸爛,每個片成2片,剞上十字花刀,盛入小盆,加骨湯、紹酒,上籠屜用旺火蒸30分鐘,潷去蒸汁。鴿蛋煮熟,去殼。
●雞、鴨分別剁去頭、頸、腳。豬蹄尖、羊肘洗凈。以上四料各切12塊,與凈鴨肫一并用沸水氽一下。豬肚用沸水氽一下。豬肚用沸水氽兩次后,切成12成,放入燒沸的骨湯鍋中,加紹酒氽一下?lián)破穑瑴挥谩?
●水發(fā)刺參洗凈,每只切為兩片。水發(fā)豬蹄筋切段?;鹜入烊馐⒂谕耄匣\屜用旺火蒸30分鐘取出,潷去蒸汁,切片。冬筍下沸水鍋氽熟,每條直切成塊,用刀輕輕拍扁。鴿蛋、冬筍塊下鍋過油,隨后,魚肚下鍋,炸至可折斷時,倒進漏勺瀝去油,放清水中浸透后取出切塊。
●蔥段、姜片下油鍋炒出香味,放入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豬肚塊炒幾下,加入醬油、味精、冰糖、紹酒、骨湯、桂皮、,加蓋煮20分鐘后,揀去蔥、姜、桂皮,起鍋撈出各種料盛于盆,湯汁待用。
●取1個中型紹興酒壇,倒入清水,置于木炭爐子上,用微火燒至壇內(nèi)水熱后,倒凈壇中水,壇底墊上1個小竹箅,先將煮過的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豬肚塊及花冬菇、過油冬筍塊放入,再把魚翅、火腿片、干貝、鮑魚片用凈紗布包成長方形(上菜時拆去紗布包),擺在雞、鴨等料上,然后倒入煮過的雞、鴨等料的湯汁及紹酒,用荷葉在壇口上封蓋,倒扣壓上1只小碗。裝好后,將酒壇置于木炭爐上,用小火煨2小時后啟蓋,速將刺參、豬蹄、魚唇、魚肚放入壇內(nèi),即刻封好壇口,再煨1小時即成
佛跳墻
主料: 魚翅(干) 50克 鮑魚 500克 野雞 600克 雞 1200克
配料: 干貝 60克 火腿 75克 竹筍 40克 山藥(干) 150克 枸杞子 40克
調(diào)料: 大蔥 15克 料酒 15克 白砂糖 30克 醬油 40克 胡椒粉 2克 各適量
制作方法
1. 魚翅先用大火煮1/2小時后取出,放進冷水里沖洗,隔天再撈起,續(xù)煮1/2小時,而后再沖洗,連續(xù)6天的煮和洗,最后再剝掉表層的糙面。
2. 鮑魚用小火煮5天后取出,保留湯汁。
3. 魚翅加上本雞、鮑魚和湯汁,一起煮8小時。
4. 竹筍泡水1小時后,洗凈切段;干貝加等量的水蒸1/2小時;山雞切片后炸成金黃色;火腿和蔥、酒、糖蒸2小時。
5. 將枸杞、淮山藥先擺進甕里,續(xù)放進山雞肉、火腿、干貝、鮑魚、竹筍和魚翅,最后放進高湯和醬油、白胡椒粉,再燉8小時,即可出食用。
原料:
水發(fā)魚翅500克,水發(fā)魚唇、水發(fā)刺參、水發(fā)豬蹄筋各250克,魚肚100克,凈肥母雞1只(
重1250克左右),金錢鮑6只,豬蹄、羊肘各1000克,豬肚1只(重約500克),凈肥鴨1只
(重約1250克),凈火腿腱肉150克,鴿蛋12個,凈冬筍塊500克,花冬菇200克,水發(fā)干
貝100克,白蘿卜1500克,上等醬油135克,冰糖75克,蔥125克,姜片75克,八角1粒,桂
皮少許,紹酒600克,味精15克,上湯750克,雞湯1500克,熟豬油、豬肥膘肉各適量,鮮
荷葉兩張。
作法:
1、魚翅洗凈去沙,剔整排在竹算上,放進沸水鍋中,加蔥30克、姜片15克、酒150克,煮
10分鐘去腥味,揀去蔥、姜,潷去汁,將魚翅連竹算拿出放在湯碗里,上放豬肥膘肉,加
酒100克,上籠蒸2小時取出,揀去肥膘肉,潷去汁。魚唇切成7厘米長、4.5厘米寬的塊
放進沸水鍋中,加蔥段30克、紹酒150克、姜片15克,煮10分鐘去掉腥味,揀去姜、蔥,
潷去汁。
2、金錢鮑放進籠屜,旺火蒸爛,取出洗凈,每個片成兩片,剞上十字花刀,盛在小碗里
,加上湯250克、酒15克,上籠蒸30分鐘取出,潷去汁。鴿蛋洗凈盛在碗里,加清水100克
。上籠蒸30分鐘,取出放入清水中浸20分鐘,撈出剝?nèi)サ皻ぃ冕u油少許染色。
3、雞、鴨去頭、頸、腳和內(nèi)臟(鴨肫留用),豬蹄剔去蹄殼、拔凈毛,洗凈。羊肘刮洗
干凈,以上四料各切12塊。鴨肫切開去肫膜,洗凈與雞、鴨、豬蹄、羊肘一起放人沸水鍋
中氽一下,去掉血水,清水洗凈瀝干。豬肚洗凈,用沸水焯兩次,去掉濁味,切成12塊,
放入燒沸的250克上湯中,加紹酒12克,氽一下?lián)破?,湯汁不用?
4、海參洗凈,每只切成兩爿。豬蹄筋洗凈,切成7厘米長的段。花冬菇(冬未春初所產(chǎn)的
香菇,面上有花紋),用水發(fā)開,洗凈。火腿肉放在碗里,加清水150克,上籠用旺火蒸3
0分鐘取出,潷去汁,連皮切成1厘米厚的片。冬筍放入沸水鍋中氽熟撈起,每只直切成4
塊,用刀輕輕拍扁,白蘿卜去皮,修削成直徑約2.8厘米的圓球,每個重50克。炒鍋上旺
火,下熟豬油適量燒至七成熱,將上過色的鴿蛋下鍋炸兩分鐘撈起,再將筍和蘿卜球下鍋
炸兩分鐘,潷去油,鍋放回旺火灶上,下入鴿蛋,倒入上湯250克,放味精5克、醬油50克
,煨熟撈起裝碗。
5、炒鍋上旺火,下熟豬油燒至八成熱,將魚肚下鍋炸至能折斷時撈起,潷去油。將魚肚
放入清水中浸透后取出,切成4.5厘米長、0.8厘米寬的塊。炒鍋放旺火上,下熟豬油50
克,燒至七成熱,放入蔥段35克、姜片45克,煸出香味,放入雞、鴨、羊肘、豬蹄、雞肫
、豬肚等炒和,加入醬油75克、味精10克、冰糖、紹酒150克、雞湯、八角、桂皮炒勻,
加蓋煮20分鐘,撈去蔥姜,裝在小盆里,湯汁待用。
6、取用中型紹酒壇一個洗凈,倒入清水500克,放在燒木炭的爐子上,用微火燒至壇內(nèi)水
熱后,倒掉壇中熱水,取一小竹箅放入墊底,先將煮過的雞、鴨、羊肘、豬蹄、豬肚、雞
肫等放入,然后把魚翅、火腿、千貝、鮑魚用凈紗布包成長方形,放在雞、鴨等肉塊上面
,紗布包上擺花冬菇、冬筍、白蘿卜球,最后倒入湯汁,用荷葉蓋在壇口上封嚴,再蓋上
一只小碗,將裝入原料的酒壇放在木炭爐上,用小火煨2小時后啟蓋,速將刺參、蹄筋、
魚唇、魚肚放入壇內(nèi),封好壇口,再煨1小時取出。上菜時,將壇中精料倒入菜盆里,將
炸過的鴿蛋擺在上面即成。上席時可跟蓑衣蘿卜、油辣芥、熟火腿片拌豆芽、冬菇炒豆苗
各一碟,還有銀絲卷和芝麻餅共食(這是福州傳統(tǒng)吃法。用料多宜制大型的“佛跳墻”,
制作中小型的,用料可相應減少)。
特點: 食物多樣,軟糯脆嫩,葷香濃郁,湯濃鮮美,味中有味,回味無窮,營養(yǎng)豐富,并
能明目養(yǎng)顏、活血舒筋、滋陰補身、增進食欲。
佛跳墻的來歷
佛跳墻是福建首席名菜。閩菜魚湯,有一湯十變之說。一湯,其含義是選以一種原湯為主,配以各種質(zhì)料之鮮,使各種主料與輔料之味互為融合,使一種原湯可以變成十種不同之味,使十種不同之味還能合為一體。
佛跳墻這道菜,相傳源于清道光年間,距今有兩百年歷史。此菜以十八種主料、十二種輔料互為融合。其原料有雞鴨、羊肘、豬肚、蹄尖、蹄筋、火腿、雞鴨肫;有魚唇、魚翅、海參、鮑魚、干貝、魚高肚;也有鴿蛋、香菇、筍尖、竹蟶。三十多種原料與輔料分別加工調(diào)制后,分層裝進壇中。佛跳墻之煨器,多年來一直選用紹興酒壇,壇中有紹興名酒與料調(diào)和。煨佛跳墻講究儲香保味,料裝壇后先用荷葉密封壇口,然后加蓋。煨佛跳墻之火種乃嚴格質(zhì)純無煙的炭火,旺火燒沸后用微火煨五六個小時而成。煨成開壇,略略掀開荷葉,便有酒香撲鼻。此菜湯濃色褐,卻厚而不膩。食時酒香與各種香氣混合,香飄四座,爛而不腐,回味無窮。
關于這道菜的創(chuàng)始,說法頗多。據(jù)費孝通先生講,一說,發(fā)明此菜者乃一幫要飯的乞丐。這些乞丐拎著破瓦罐,每天四處要飯,把飯鋪里各種殘羹剩飯全集在一起。據(jù)說有一天,有一位飯鋪老板出門,偶然聞到街頭有一縷奇香飄來,循香而發(fā)現(xiàn)破瓦罐中剩酒與各種剩菜倒在一起,會有不同一般的異香。這位老板因此而得到啟發(fā),回店以各種原料雜燴于一甕,配之以酒,創(chuàng)造了佛跳墻。
另有一說,福建風俗,有一個規(guī)矩叫“試廚”。按這規(guī)矩,新婚媳婦第一天上門,第二天回門,第三天須到夫家在大庭廣眾面前試廚。這是對新媳婦治家本領的測試,它關系到媳婦今后在公婆眼中的地位。相傳有一個從小嬌慣的女子,不會做菜,出嫁前為即將到來的試廚而發(fā)愁。母親為女兒之應試,想盡了辦法,把家藏之山珍海味都翻找出來,一一配制后用荷葉裝成小包,反復叮囑女兒各種原料的烹制方法。誰知這位新娘到了試廚前一天,慌亂中全然忘記各種烹飪方法,她到了臨晚才到廚房,把母親包好的各種原料一包包解開,堆了一桌無從下手。正在無計可施之際,又聽公婆要進廚房,新媳婦怕公婆挑剔,見桌邊有個酒壇,匆忙就將所帶的原料都裝入壇內(nèi),順手用包原料的荷葉包住了壇口,又把這酒壇放在了快滅火的灶上。想想明天要試廚,新媳婦生怕自己無法應付,就悄悄溜回了娘家。第二天,賓客都到了,卻不見了新媳婦。公婆進廚房,發(fā)現(xiàn)灶上有個酒壇,還是熱的。剛把蓋掀開,就濃香四溢,賓客們聞到香味就齊聲叫好,這就成了佛跳墻。
這兩說都乃民間傳說,姑妄聽之。
佛跳墻的制作
配料:
水發(fā)魚翅500克、凈鴨肫6個、水發(fā)刺參250克、鴿蛋12個、凈肥母雞1只、水發(fā)花冬菇200克、水發(fā)豬蹄筋250克、豬肥膘肉95克、大個豬肚1個、姜片75克、羊肘500克、蔥段95克、凈火腿腱肉150克、桂皮10克、炊發(fā)干貝125克、紹酒2500克、凈冬筍500克、味精10克、水發(fā)魚唇250克、冰糖75克、魴肚125克、上等醬油75克、金錢鮑1000克、豬骨湯1000克、豬蹄尖1000克、熟豬油1000克、凈鴨1只。
制作方法:
1.將水發(fā)魚翅去沙,剔整排在竹箅上,放進沸水鍋中加蔥段30克、姜片15克、紹酒100克煮10分鐘,支其腥味取出,揀去蔥、姜,汁不用,將箅拿出放進碗里,魚翅上擺放豬肥膘肉,加紹酒50克,上籠屜用旺火蒸2小時取出,揀去肥膘肉,潷去蒸汁。
2.魚唇切成長2厘米、寬4.5厘米的塊,放進沸水鍋中,加蔥段30克、紹酒100克、姜片15克煮10分鐘去腥撈出,揀去蔥、姜。
3.金錢鮑放進籠屜,用旺火蒸取爛取出,洗凈后每個片成兩片,剞上十字花刀,盛入小盆,加骨湯250克、紹酒15克,放進籠屜旺火蒸30分鐘取出,潷去蒸汁。鴿蛋煮熟,去殼。
4.雞、鴨分別剁去頭、頸、腳。豬蹄尖剔殼,拔凈毛,洗凈。羊肘刮洗干凈。以上四料各切12塊,與凈鴨肫一并下沸水鍋氽一下,去掉血水撈起。豬肚里外翻洗干凈,用沸水氽兩次,去掉濁味后,切成12塊,下鍋中,加同有湯250克燒沸,加紹酒85克氽一下?lián)破?,湯汗不用?
5.將水發(fā)刺參洗凈,每只切為兩片。水發(fā)豬蹄筋洗凈,切成2寸長的段。凈火腿腱肉加清水150克,上籠屜用旺火蒸30分鐘取出,潷去蒸汁,切成厚約1厘米的片。冬筍放沸水鍋中氽熟撈出,每條直切成四塊,用力輕輕拍扁。鍋置旺火上,熟豬油放鍋中燒至七成熱時,將鴿蛋、冬筍塊下鍋炸約2分鐘撈起。隨后,將魚高魚肚下鍋,炸至手可折斷時,倒進漏勺瀝去油,然后放入清水中浸透取出,切成長4.5厘米、寬2.5厘米的塊。
6.鍋中留余油50克,用旺火燒至七成熱時,將蔥段35克、姜片45克下鍋炒出香味后,放入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豬肚塊炒幾下,加入醬油75克、味精10克、冰糖75克、紹酒2150克、骨湯500克、桂皮,加蓋煮20分鐘后,揀去蔥、姜、桂皮,起鍋撈出各料盛于盆,湯汁待用。
7.取一個紹興酒壇洗凈,加入清水500克,放在微火上燒熱,倒凈壇中水,壇底放一個小竹箅,先將煮過的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豬肚塊及花冬菇、冬筍塊放入,再把魚翅、火腿片、干貝、鮑魚片用紗布包成長方形,擺在雞、鴨等料上,然后倒入煮雞、鴨等料的湯汁,用荷葉在壇口上封蓋著,并倒扣壓上一只小碗。裝好后,將酒壇置于木炭爐上,用小火煨2小時后啟蓋,速將刺參、蹄筋、魚唇、魚高肚放入壇內(nèi),即刻封好壇口,再煨一小時取出,上菜時,將壇口菜胡倒在大盆內(nèi),紗布包打開,鴿蛋放在最上面。同時,跟上蓑衣蘿卜一碟、火腿拌豆芽一碟、冬菇炒豆苗一碟、油辣芥一碟以及銀絲卷、芝麻燒餅佐食。
注意:
1.泡發(fā)干貝:將干貝洗凈,裝入碗內(nèi),加少許高湯和蔥、姜,放入籠屜蒸爛即可。
2.花冬菇:即可末春初所產(chǎn)的香菇,面有菊花紋。
3.最后各種原料放入壇內(nèi),一定要上小火煨制,不可急燥,否則達不到效果。
風味特點:
1."佛跳墻"是閩菜中居首位的傳統(tǒng)名肴。據(jù)傳,此菜起源于清朝末年,福州揚橋巷官銀局的一位官員,在家中設宴請布政司周蓮,官員夫人親自下廚,選用雞、鴨、肉等20多種原料放入紹興酒壇中,精心煨制而成葷香的菜肴,周蓮嘗后贊不絕口。事后,周蓮帶衙廚鄭春發(fā)到官銀局參觀。回衙后,鄭春發(fā)精心研究,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鮮,少用肉類,效果尤勝前者。一八七七年,鄭春發(fā)開設了"聚春園"菜館后,繼續(xù)研究,充實此菜的原料,制出的菜肴香味濃郁,廣愛贊譽。一天,幾名秀才來館飲酒品菜,堂官捧一壇菜肴到秀才桌前,壇蓋揭開,滿堂葷香的菜肴,周蓮嘗后贊不絕口。事后,周蓮帶衙廚鄭春發(fā)到官銀局參觀?;匮煤?,鄭春發(fā)精心研究,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鮮,少用肉類,效果尤勝前者。一八七七年,鄭春發(fā)開設了"聚春園"菜館后,繼續(xù)研究,充實此菜的原料,制出的菜肴香味濃郁,廣受贊譽。一天,幾名秀才來館飲酒品菜,堂官捧一壇菜肴到秀才桌前,壇蓋揭開,滿堂葷香。秀才聞香陶醉。有人忙問此菜何名,答:尚未起名。于是秀才即席吟詩作賦,其中有詩句云;"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彈跳墻來。"眾人應聲叫絕。從此,引用詩句之意:"佛跳墻"便成了此菜的正名,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