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起源于中國,中華民族的酒文化也是有著歷史的沉淀,豐富而獨特,已經與我國許多文化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醴、酒等品種的產出,儀狄、杜康等釀酒大師的涌現,為中國傳統(tǒng)酒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歷史長河的發(fā)展下,我們的酒種類不斷豐富,口感也是由當初的少數幾種不斷改進,到如今單單白酒我們就存在著醬香型和濃香型。
1、中國的白酒歷史到底有多久?
你好,我是燈陽體質食療,很高興收到問題邀請,喜歡我可以關注我,還有更多關于食物養(yǎng)生的好文章: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這個段落,經歷了漫長的2000年,是我國傳統(tǒng)酒的啟蒙期。用發(fā)酵的谷物來泡制水酒是當時釀酒的主要形式,酒圣杜康從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歷時1800年,這一段落為我國傳統(tǒng)酒的成長期。
在這個時期,由于有了火,出現了五谷六畜,加之酒曲的發(fā)明,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早用曲釀酒的國家,醴、酒等品種的產出,儀狄、杜康等釀酒大師的涌現,為中國傳統(tǒng)酒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就在這個時期,釀酒業(yè)得到很大發(fā)展,并且受到重視,官府設置了專門釀酒的機構,酒由官府控制,酒成為帝王及諸候的享樂品,“肉林酒池”成為奴隸主生活的寫照。
這個階段,酒雖有所興,但并未大興,飲用范圍主要還局限于社會的上層,但即使是在上層,對酒也往往存有戒心。因為商、周時期,皆有以酒色亂政、亡國、滅室者;秦漢之交又有設“鴻門宴”搞陰謀者,酒被引入政治斗爭,遂被正直的政治家視為“邪惡”。因此使酒業(yè)的發(fā)展受到一定影響,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歷時1200年,是我國傳統(tǒng)酒的成熟期。
在這一段落中,《齊民要術》、《酒法》等科技著作問世;新豐酒、蘭陵美酒等名優(yōu)酒開始涌現;黃酒、果酒、藥酒及葡萄酒等酒品也有了發(fā)展;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蘇東坡等酒文化名人輩出,各方面的因素促使中國傳統(tǒng)酒的發(fā)展進入了燦爛的黃金時代。酒之大興,是始自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主要是由于當時長達兩個多世紀的戰(zhàn)亂紛爭,統(tǒng)治階級內部產生了不少失意者,文人墨客,崇尚空談,不問政事,借酒澆愁,狂飲無度,使酒業(yè)大興。
2、中國白酒如何起源的呢?
白酒起源于中國,中華民族的酒文化也是有著歷史的沉淀,豐富而獨特,已經與我國許多文化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但其起源卻有著多種,讓我為大家介紹其中幾種吧!1.猿猴釀酒凡是看過網絡仙俠文的人都知道有一種靈酒叫做猴王酒,仙俠小說源于生活而又脫離生活,這一類酒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沒有那么神奇的功效。
每當果實豐富時,猿猴把自己無法吃完多余的果子堆放在一起,經歷長時間的發(fā)酵,其便慢慢產生了酒和獨特的風味物質,因為有其凹槽,導致液體不斷往中央匯聚,積少成多。經歷時間的洗禮,猿猴酒也就釀造而成了,可以說猿猴酒完全是在猿猴儲備糧食的情況下意外釀造而成。古人有著許多記載可以為其提供一定的依據,“粵西平樂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數石,飲之,香氣異常,名曰猿酒”這正是其真實寫照,
接著我們談談猿猴釀酒的原理,我們熟知酒是利用微生物的分解把糖類變?yōu)橐掖紒磉M行生產的,這種微生物通常是我們所熟知的酵母。酵母的分布范圍及其廣闊,在環(huán)境中無處不在,它們尤其喜愛的環(huán)境是富含糖類的水果且在糖類資源豐富的情況下繁殖能力很強,猿猴們主要食用的就是含糖量極多的桃子,而且食用的其他果實類食物中也是富含糖類,極易被微生物分解產生乙醇。
當成熟的野果脫落下來,與空氣接觸一段時間后很容易沾染上酵母菌,在酵母菌獨特作用而下生成酒是一種自然現象,在我們生活中也經常在水果攤附近聞到特殊的酒香味,這也類似于猿猴釀酒的過程。當然,猿猴是釀造酒的始祖這種情況是很有可能存在的,但具體是不是釀酒來源就不得而知了,我們所熟知的猴拳也稱為醉拳的一種,大概也是這一緣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