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體中本來就有兩種酶是能夠解酒的,這兩種酶的多少決定酒量的大小。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喝酒的小技巧了。那么怎么喝酒不醉?有哪些小技巧可以用呢?
1、不能空腹喝酒
喝酒前先吃一些飯菜填填肚子,不要空腹飲酒,這是飲酒不醉的主要訣竅。因為這樣可使乙醇在體內(nèi)吸收時間延長。
2、喝酒要小口小口喝
飲酒后五分鐘乙醇就可進入血液,30—120分鐘時血中乙醇濃度可達到頂峰。飲酒快則血中乙醇濃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會出現(xiàn)醉酒狀態(tài)。若慢慢飲入,體內(nèi)可有充分的時間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產(chǎn)生量就少,不易喝醉。
3、喝酒前可以喝點牛奶
喝酒前半小時,喝瓶牛奶,最好是純奶或含糖的,可預防酒醉性胃炎和脫水癥。加砂糖或蜂蜜的牛奶,既可促進乙醇分解,又能保護胃黏膜。由于脫水會使鹽分丟失,可適量飲些淡鹽水或補液鹽。
4、喝酒時如果有乙肝最好
飲酒時,吃什么東西最不易醉牽以吃豬肝最好。這不僅是因為其營養(yǎng)豐富,而且因為豬肝可提高機體對乙醇的解毒能力,常飲酒的人會造成體內(nèi)維生素B的丟失,而豬肝又是維生素B最豐富的食物,故吃煮豬肝或炒豬肝是很理想的伴酒菜。
5、不要喝刺激性的飲料
喝酒時切記不要飲用冰水、檸檬水等刺激性的飲料,不然前面的牛奶就白喝了;不要和碳酸飲料如可樂等一起喝,這類飲料中的成分會加快身體吸收酒精的速度。
6、不要混飲
酒因品種不一樣,其各種成分也不一樣,喝混合后的酒,容易讓人感覺不適。
7、喝酒喝溫酒比較好
溫酒,即用火或熱水將酒溫熱后飲用。溫酒去寒還能去掉有害物質(zhì)。酒中的甲醇沸點是64℃,乙醛的沸點是21℃,加熱時,它們就會轉(zhuǎn)變成氣體揮發(fā)掉,從而消除或減少酒中這類有害物質(zhì)對人體的毒害。
此外,酒在加熱過程中沸點為78.3℃的酒精也會揮發(fā)一些。所以,白酒加熱后再喝也更安全。白酒入口的溫度以30℃~40℃為佳。不僅如此,酒在加熱過程中,乙醇也會揮發(fā)一些,使酒的濃度稍有降低,而且熱酒喝到肚里容易排泄。
因此,喝熱酒不易醉人,并能減輕其中有害物質(zhì)對身體的毒害。當然,對酒加溫要有一定限度,如果太熱,會使酒中的主要成分乙醇大部分或全部揮發(fā)掉,酒太熱,飲后會傷肺。
之后就是解酒的問題了,解酒的話,小編推薦靈芝、蜂蜜生姜水、蘋果汁,豆類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