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邊酒是是湖北市的一款白酒,俗話說好山好水出好酒,提到白酒相信很多人想到的便是貴州茅臺酒和四川五糧液劍南春等,今天小編要給您帶來一款白酒是白云邊酒,除了我們經常接觸到的本地白酒之外這一款白云邊酒便是白酒中相當出名的,那么這樣一款酒它的口味怎么樣呢?接下來就讓小編給您詳細科普一下吧!
白云邊酒怎么樣
白云邊酒創(chuàng)制于1974年,嗣后經數(shù)百次單項試驗,上千次理化分析,在選料、制曲、發(fā)酵、蒸餾、調度、勾兌等數(shù)道工序上,掌握了科學的釀造工藝流程,研制出一種獨特的白酒,這種酒需經長年窖貯,窖貯時間愈久,酒質愈感醇厚香美,一般需窖貯一年以上,三年以上老酒質地尤佳,1989年后,酒廠成立科研所,并采用微機勾兌白酒,使白云邊酒質更上一層樓,成為松滋特產,湖北名酒,譽滿全國,經久不衰。
1979 年,全國第三屆評酒會上,白云邊酒被評為全國"兼香型"酒第一名
1984年至1990年,53°、38°白云邊酒連續(xù)榮獲國家銀質獎、全國輕工系統(tǒng)酒類大賽"金杯獎"和湖北省"金鐘獎"。
1989年,在北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白云邊酒,集茅臺醬香、滬州老窖濃香、汾酒清香于一體,系獨創(chuàng)出的一種"兼香型"白酒,聞之清香,進口濃香,回昧醬香,三香俱全,酒液清澈,醬濃諧調,醇甜爽厚,回味綿長,尤因酒脂指標偏高、醛指標偏低,且酒質厚、味醇濃、無雜質、撲鼻香,因此,白云邊酒被全國酒界譽為 "湖北茅臺"。暢銷全國,部分產品還出口到港、澳及東南亞地區(qū)。
白云邊發(fā)展
考古專家對位于湖北省荊州市松滋市的王家大湖桂花樹遺址的發(fā)掘,發(fā)現(xiàn)湖北省荊州市松滋市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了釀酒業(yè)的出現(xiàn)。在大溪文化后期,松滋的先民對釀酒、飲酒已習以為常。古書記載:松滋(古稱樂鄉(xiāng))"自晉、唐以來,開設酒肆,歷有年所"。
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刑部侍郎李曄貶官嶺南,行經岳州與詩人李白相遇。時值被貶的賈至謫守岳州。李曄乃李白之族弟,賈至乃李白之好友。就這樣,李白與二位親友相遇于岳州。同為天涯淪落人,相聚一起甚感欣慰。李白提議次日去游洞庭,李曄、賈至非常贊同。第二天一大早,他們三人便從洞庭湖岳州碼頭雇一葉輕舟開始游湖。泛舟湖上,觀賞洞庭壯麗美景,盡敘世事情懷,相談甚歡。小船溯江而上,不知不覺游到了湖的邊沿松滋境地。此時天色已晚,船夫停船靠岸,夜泊湖口(今松滋市境內)。
綜上所述:白云邊酒城被評定為銀質獎,它的口感綿厚甜爽,香氣芳香優(yōu)雅,是濃香醬香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曾經白云邊品牌被我國詩仙酒仙吟詩作詞,這足以看得出它的品牌地位和產品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