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令,酒令詞是什么

本文目錄一覽

1,酒令是啥

酒令,漢族民間風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種助興游戲,一般是指席間推舉一人為令官,余者聽令輪流說詩詞、聯(lián)語或其他類似游戲,違令者或負者罰飲,所以又稱"行令飲酒"。酒令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酒文化。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最早誕生于西周,完備于隋唐。酒令是中國酒文化的一枝色彩卓異的奇葩。宋蔡寬夫詩話云:"唐人飲酒必為令,以佐歡樂?!皬牡叵掳l(fā)掘的考古材料也證明,唐代是一個喝酒成風,酒令盛行的你時代。如1982年在鎮(zhèn)江丹徒丁卯村一座唐代銀器窯中,發(fā)現(xiàn)了”“論語玉燭”酒籌筒和五十根酒令籌,這是十分寶貴的唐代酒令資料。唐代的酒令名目已經(jīng)十分繁多,如有歷日令、罨頭令、瞻相令、巢云令、手勢令、旗幡令、拆字令、不語令、急口令、四字令、言小字令、雅令、招手令、骰子令、鞍馬令、拋打令等等,這些酒令匯總了社會上流行的許多游戲方式,這些游戲方式為酒令增添了很多的娛樂色彩。唐代以后,酒令游戲仍然盛行不衰,其名目也越來越多。這些酒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猜射性的,它們或猜詩,或猜物,或猜拳,總之,它們都是以猜測某些東西的方式來決定勝負,然后進行賞賜或罰酒。如王定?!短妻浴份d:“趙公令狐绹鎮(zhèn)維揚,張祜常預狎宴,公因熟視祜,改令曰:‘上水船,風太急,帆下人,須好立?!锎鹪唬骸纤?,船底破,好看客,莫依柁。’”這是一種詩文類的行令方式。前人念一句酒令詩后,后人必須以相同的格式應對,否則便算輸,必須罰酒。猜物類的酒令也叫做“猜枚”,玩時由行令的人拳中藏握一些小件物品,如棋子、瓜子、錢幣、干果等等,供人猜測。有猜單雙,猜顏色,猜數(shù)目等多種猜法,猜中者為勝,猜不中者為負,負者要罰酒。

酒令是啥

2,酒令詞是什么

酒令詞,其實就是行酒令。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種助興游戲,一般是指席間推舉一人為令官,余者聽令輪流說詩詞、聯(lián)語或其他類似游戲,違令者或負者罰飲,所以又稱"行令飲酒"。詳細說明 行酒令酒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開始時可能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監(jiān)”。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射禮,為宴飲而設的稱為“燕射”。即通過射箭,決定勝負。負者飲酒。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酒宴上設一壺,賓客依次將箭向壺內(nèi)投去,以投入壺內(nèi)多者為勝,負者受罰飲酒。總的說來,酒令是用來罰酒。但實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何況酒席上有時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認識是很常見的,行令就象催化劑,頓使酒席上的氣氛就活躍起來?!?  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文人雅士與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qū)β?lián)、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作任何準備的行令方式。編輯本段酒令簡介  酒令是筵宴上助興取樂的飲酒游戲,最早誕生于西周,完備于隋唐。飲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別風行,他們還常常賦詩撰文予以贊頌。白居易詩曰:“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焙鬂h賈逵并撰寫《酒令》一書。清代俞效培輯成《酒令叢鈔》四卷。通令的行令方法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擲骰、抽簽、劃拳、猜數(shù)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熱鬧的氣氛,因此較流行。但通令擄拳奮臂,叫號喧爭,有失風度,顯得粗俗、單調(diào)、嘈雜。伴之以賦詩填詞、猜迷行拳之舉  飲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興,有下酒物,而且往往伴之以賦詩填詞、猜迷行拳之舉,它需要行酒令者敏捷機智,有文彩和才華。因此,飲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又是他們飲酒藝術(shù)與聰明才智的結(jié)晶。歷史淵源  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開始時可能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監(jiān)”。漢代有了“觴政”,就是在酒宴上執(zhí)行觴令,對不飲盡杯中酒的人實行某種處罰。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射禮,為宴飲而設的稱為"燕射"。即通過射箭,決定勝負。負者飲酒。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源于西周時期的射禮。酒宴上設一壺,賓客依次將 《紅樓夢》行酒令箭向壺內(nèi)投去,以投入壺內(nèi)多者為勝,負者受罰飲酒。《紅樓夢》第四十回中鴛鴦吃了一鐘酒,笑著說:“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偟恼f來,酒令是用來罰酒。但實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何況酒席上有時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認識是很常見的,行令就象催化劑,頓使酒席上的氣氛就活躍起來。行酒令的方式  可謂是五花八門。文人雅士與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qū)β?lián)、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作任何準備的行令方式。親,記得采納哦

酒令詞是什么

3,酒令是什么

眾人一起飲酒,每次端起酒杯,總要有一個由頭,由頭越新奇越好,這是勸酒的一種方式。古代以酒令勸酒,除了文人們的那些即興手段以外,常用籌令和棋令,這是大眾酒令,行令無須多大見識?;I令是以抽籌簽的方式?jīng)Q定飲者,簽上寫明飲酒準則。唐代酒令籌有實物出土,江蘇丹陽丁卯橋發(fā)現(xiàn)一套,包括令籌50枚、令旗一面、令纛桿一件、籌筒一件,籌筒為龜形座,銀質(zhì)涂金,十分精致。令籌上刻寫的令辭均來自《論語》,所以又稱《論語》酒令籌。令詞中有“食不厭精一一勸主人五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錄事五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上客五分;后生可畏——少年處五分”等。酒令中的籌令,運用較為便利,但制作要費許多功夫,事先要做好籌簽,并刻寫令辭和酒約?;I簽多少不等,有十幾簽的,也有幾十簽的。古時有一種唐詩酒令,計有八十籌,很有些味道,如:玉顏不及寒鴉色——面黑者飲人面不知何處去——須多者飲焉能辨我是雄雌——無須者飲獨看松上雪紛紛——須白者飲此時相望不相聞——耳聾者飲人面桃花相映紅——面紅者飲尚留一半給人看——戴眼罩者飲粗沙大石相磨治——麻面者飲無因得見玉纖纖——袖不卷者飲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初會者飲情多最恨花無語——不言者飲千呼萬喚始出來——后至者三杯世上而今半是君——懼內(nèi)者飲莫道人間總不知——懼內(nèi)不認者飲枝頭樹底覓殘紅——新婚者飲最普遍的酒令莫過于棋子令,十四籌而已,實際上也是取詩詞典故為令詞,也極有韻味,全錄于下:帥中原將帥憶廉頗——年老者飲將聞道名城得真將——穿制服者仕仕女班頭名屬君——座中女人飲士定似香山老居士——教師飲相兒童相見不相識——生客飲象詩家氣象歸雄渾——能詩者飲車停車坐愛楓林晚——面紅者飲車虢國金車十里香——灑香水者飲馬洗眼上林看躍馬——戴眼鏡者飲馬馬踏云中落葉聲——唱歌者飲炮炮車云起風欲作——起座者飲砲小池鷗鷺戲荷包——帶皮包者飲兵靜洗甲兵常不用——脫衣者飲卒殘卒自隨新將去——帶小孩者飲古代的酒令傳至今日,除劃拳還在流傳外,還有傳花偶爾行之,最精華的已不見流行了?,F(xiàn)代的劃拳有時易顯露出粗俗的本色,有些場合已明令禁止。實際上,酒令在現(xiàn)代社會已走上末路。不知是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加快的原因,還是傳統(tǒng)文化過于古舊的原因,酒的生產(chǎn)量越來越多,酒民隊伍也越來越大,可是酒令卻近于湮沒無聞了。有些人認為,古代酒令有恢復和發(fā)揚的必要,況且酒令是益于身心健康、富于文化內(nèi)容的飲酒游戲,應該繼承下來。酒令還不失為一種促人學習的好辦法,使人在游戲中既飲佳釀,恬情快意,又互相學習,增長知識,那又何樂而不為呢?欲為之者甚少,能為之者亦少。如果有閑、有心者做些倡導,關鍵是對酒令的形式與內(nèi)容進行革新,使其符合現(xiàn)代人的思維方式,也許真能開創(chuàng)一個酒令的新時代。試想如果酒廠在酒瓶的包裝中配上一些時尚酒令,會不會讓飲者又多一份新鮮感受呢?

酒令是什么

熱文